过去,购入高层住宅的考量,除了预算限制,不少人是被“高处不胜寒”、“视野开阔、通风采光俱佳”等宣传语所误导。在当前房价平稳的背景下,仍选择高层住宅,确实值得质疑其决策的明智性。许多人甚至宁愿选择没有电梯的步梯房,也不愿承受超高层住宅带来的不便。首先,超高层住宅住户庞大,每日高峰时段,等候电梯的时间成本惊人,尤其在早高峰,可能耗费半小时以上仍未能踏上电梯。一旦电梯发生故障,一部电梯需服务整栋楼的住户,电梯等待时间之长,足以消磨人的耐心。其次,高层住宅人口密度极大,楼道及公共区域往往杂乱不堪。越是高层,停水现象发生的频率可能越高,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。此外,超高层住宅由于结构复杂,设备投入大,得房率普遍较低,意味着您为实际使用面积支付了更高的溢价。更关键的是,一旦遭遇火灾、地震等紧急情况,居住越高,自救及外部救援的难度越大,风险不言而喻。
近期,“老破小”房产销量不乏上涨趋势,但对于“老破大”的房产,即使价格低廉,也强烈建议您谨慎对待。许多人误以为此类房产性价比更高,一旦购入,却会发现其弊端丛生。由于建造年代久远,此类房产普遍存在诸多问题:窗户密封性差导致雨季漏水、漏风;防水层老化失效,墙体易返潮;电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;厨房卫生间排水系统堵塞等,层出不穷的维修烦恼足以让人头疼不已。原本以为捡了便宜,最终投入的维修费用可能远超购入次新房的成本,大大超出最初预算。更令人沮丧的是,转售时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买家,住得糟心,卖不出去,其未来的困境不难想象。
回迁房的居住群体中,不乏农村年长居民。由于生活习惯的差异,部分长辈习惯在楼道堆积杂物,甚至在小区内圈养家禽,劝阻无效,投诉可能还会招致“群体性语言攻击”。此外,回迁房可能存在产权证不齐全、贷款困难等问题,物业管理也往往形同虚设。购入此类房产,不仅居住体验不佳,其未来的增值潜力更是微乎其微,不贬值已是幸事。更关键的是,一旦持有,转售几无可能。以笔者表姨为例,前年花费28万元购入的回迁房,加上12万元的装修费用,如今其市场价值甚至低于装修款。前不久挂牌11万元,中介均认为报价过高,此类房产实乃烫手山芋。
单位组织的福利分房,虽然价格相对低廉,但其建筑质量与户型设计往往不尽如人意。入住后,您可能会深切体会到隔音效果极差、冬季漏风、夏季渗水的诸多不便。您或许以为自己捡到了便宜,实则可能成为了他人眼中的“接盘侠”。这类房产的居住舒适度堪忧,保值空间几乎为零。更重要的是,若非单位内部人员,还可能面临被孤立的窘境,小区活动鲜少被邀请,邻里孩子也可能因为身份差异而不愿与您家孩子一同玩耍。若想图个清净,远离单位家属院无疑是明智之举,那里的是非恩怨往往难以理清。